|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霍乱目前仍有零星病例报告,但发病率已显著降低。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随着公共卫生条件改善和疫苗接种推广,霍乱在多数地区已得到有效控制。
霍乱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仍有发生,尤其是缺乏清洁饮用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地方。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危机可能导致局部暴发。霍乱弧菌在温暖咸水环境存活时间长,海产品污染是常见传播途径。病例多表现为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时每小时失水可达1升,迅速导致循环衰竭。及时补液和抗生素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我国将霍乱列为甲类传染病,实行强制管理。近十年年均报告病例不足20例,多为输入性病例或沿海地区散发病例。O1和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仍是主要流行株。监测显示霍乱弧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药物。疫区旅行者建议提前接种口服霍乱疫苗。
预防霍乱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海鲜或饮用未经消毒的水。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患者排泄物需用漂白粉消毒。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须2小时内网络直报,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5天。维持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是长期防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