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与慢性乳腺炎有哪些区别
急性乳腺炎与慢性乳腺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速度、症状表现、病因及治疗方式上。急性乳腺炎起病急骤,多伴随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反应;慢性乳腺炎病程迁延,症状相对隐匿,可能与导管阻塞或特殊病原体感染有关。
急性乳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发,常见于哺乳期女性,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局部会出现明显红肿、皮肤温度升高、搏动性疼痛,可能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乳汁可能变浑浊或含脓性分泌物。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严重时需切开引流。
慢性乳腺炎发展缓慢,症状较轻但反复发作。乳房肿块质地较硬且边界不清,疼痛多为钝痛或隐痛,皮肤红肿不明显。部分类型如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伴随乳头溢液。病因包括导管扩张、自身免疫反应或结核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片、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片,或手术切除病灶。
无论急性或慢性乳腺炎,均需注意乳房清洁与休息。哺乳期女性应保持正确衔乳姿势,避免乳汁淤积;非哺乳期女性需定期自查乳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可穿戴宽松内衣减少压迫,饮食宜清淡并增加维生素C摄入以增强免疫力。急性发作期禁止热敷或暴力按摩,慢性炎症患者可遵医嘱进行局部理疗促进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