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肌腱断裂
跖肌腱断裂通常属于轻度运动损伤,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突发疼痛和活动受限。处理方式主要有局部冰敷、弹性绷带固定、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及手术修复。
1、局部冰敷
急性期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可减少组织渗出和肿胀。使用冰袋时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冰敷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若皮肤出现麻木感应立即停止。
2、弹性绷带固定
采用八字包扎法对足踝进行加压固定,压力需均匀适中,以不影响远端血运为度。固定期间避免负重行走,夜间可拆除绷带观察皮肤状况。持续固定时间一般为2周。
3、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炎症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反应,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症状缓解后应逐步减量停药。
4、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促进组织修复。康复期进行踝泵运动、足趾抓毛巾等训练,逐步恢复踝关节活动度。治疗频率建议每周3次,持续4周。
5、手术修复
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肌腱缝合术,术后石膏固定3周。手术可能伴随神经损伤、感染等风险,康复期需配合渐进性负重训练。术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跑跳运动。
恢复期间建议穿着硬底鞋保护足弓,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肌腱修复,如鸡蛋、鱼肉及西蓝花等。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逐步增加抗阻练习。若出现持续肿胀或夜间痛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日常可进行足底筋膜放松训练预防复发,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