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百日咳怎么办
宝宝得了百日咳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营养、药物治疗、隔离防护、接种疫苗等方式治疗。百日咳通常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百日咳患儿常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有助于稀释痰液。拍背排痰是有效方法,用手掌空心轻拍宝宝背部,从下往上、由外向内,每次持续5-10分钟。咳嗽发作时让宝宝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平躺导致呼吸困难。若出现口唇青紫等缺氧表现,应立即就医。
2、补充营养
频繁咳嗽可能影响患儿进食,家长需准备易消化、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每次喂食量减少为平时的1/2-1/3,每天增加2-3次喂食频率。咳嗽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防止诱发呕吐。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可通过胡萝卜泥、橙汁等天然食物获取。
3、药物治疗
百日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红霉素颗粒或复方磺胺甲噁唑颗粒。镇咳药物如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需谨慎使用,6岁以下儿童禁用中枢性镇咳药。对于重症患儿,医院可能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免疫球蛋白注射适用于6个月以下婴儿或合并并发症者。所有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隔离防护
百日咳传染性强,患儿需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天后。家庭成员中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密切接触者应预防性使用红霉素肠溶片。患儿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照顾者接触患儿后要用肥皂水洗手,避免揉眼、摸脸。家中如有孕妇、婴儿等高风险人群,需暂时分开居住。
5、接种疫苗
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方法。我国免疫规划程序规定在3、4、5月龄各接种1剂基础免疫,18-24月龄加强1剂。如患儿未完成全程接种,恢复后需补种剩余剂次。家庭成员也应检查疫苗接种记录,成人每10年需接种百白破加强针。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反应,通常2-3天自行缓解。
百日咳恢复期需注意环境温度稳定在20-24℃,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咳嗽。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但避免对流风直吹患儿。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领口宽松减少颈部刺激。恢复期可进行温和的呼吸训练,如吹泡泡、吹纸条等游戏锻炼肺功能。密切观察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变化,如出现发热不退、呼吸急促、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复诊。患病期间暂缓其他疫苗接种,痊愈后1个月经医生评估再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