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出血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牙出血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维生素缺乏、外伤或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牙龈炎
牙龈炎是牙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导致。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牙龈红肿。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清除牙结石,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
2、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龈炎进展后的病变,伴随牙槽骨吸收。除出血外还可出现牙齿松动、口臭。需进行龈下刮治,严重者需翻瓣手术,可辅助使用甲硝唑片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3、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C或K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自发性出血。需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必要时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和维生素K1注射液补充。
4、外伤因素
牙刷毛过硬、牙签使用不当会造成机械性损伤。应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暴力刷牙。急性出血可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配合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
5、血液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会引发出血倾向。常伴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服用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
日常应注意选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2次,配合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戒烟限酒减少刺激。若出血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须立即就诊血液科或口腔科排查系统性疾病。孕妇及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出现牙出血更应重视,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