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是一样的吗
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不是同一种疾病,两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均存在差异。
牛奶蛋白过敏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由机体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引发。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呕吐或腹泻,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婴幼儿更易发生,需通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确诊。处理原则为严格回避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肾上腺素笔应急。
乳糖不耐受则是消化系统问题,因小肠黏膜缺乏乳糖酶导致无法分解乳糖。主要表现为进食乳制品后腹胀、肠鸣、水样泻,症状与摄入量相关。可通过氢呼气试验或乳糖耐量试验诊断。处理上建议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口服乳糖酶补充剂如乳糖酶胶囊,逐步建立耐受性。
日常饮食中需注意区分两者差异,牛奶蛋白过敏者应避免所有含乳蛋白的食品,包括黄油、奶酪等衍生品,阅读食品标签时需警惕酪蛋白、乳清蛋白等成分。乳糖不耐受者可少量尝试发酵乳制品如酸奶,或选择添加乳糖酶的产品。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避免自行诊断延误病情。哺乳期母亲如发现婴儿出现相关症状,应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