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肩袖损伤可能由外伤、慢性劳损、退行性变、骨结构异常及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外伤
急性外力撞击或跌倒时手臂外展撑地可能导致肩袖肌腱撕裂。常见于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可伴随突发剧痛和上肢无力。需通过MRI明确损伤程度,轻度损伤可采用肩关节制动配合物理治疗,严重撕裂需关节镜手术修复。
2、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过头动作如游泳、投掷等会使肩袖肌腱反复摩擦肩峰下表面,逐渐出现肌腱变性。建筑工人、运动员等职业人群高发,表现为渐进性肩痛和夜间痛。建议调整动作模式,配合超声波治疗和肩袖强化训练。
3、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袖肌腱血供减少导致弹性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撕裂。50岁以上人群多见,常合并肩峰下骨赘形成。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注射玻璃酸钠改善润滑,严重者需行肩峰成形术。
4、骨结构异常
先天性肩峰形态异常或骨折后畸形愈合会缩小肩峰下间隙,增加肌腱磨损概率。这类患者往往早期出现抬臂时的弹响感和疼痛。X线检查可发现II型或III型肩峰,需通过关节镜下行肩峰减压术治疗。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会影响肌腱胶原代谢,导致肌腱脆性增加。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双侧肩袖病变,且术后愈合较慢。需优先控制原发病,配合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康复期延长至3-6个月。
预防肩袖损伤需避免突然的暴力动作,中老年人群应适度进行肩关节环绕、弹力带训练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肩袖肌群力量。长期从事上肢劳作或运动者建议每工作1小时做5分钟肩部放松,出现持续肩痛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肌腱修复,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