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怎么运动

儿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2次浏览

关键词: #运动 #小儿

小儿麻痹症患者可通过被动关节活动、水中运动、平衡训练、肌肉力量训练、辅助器械运动等方式进行康复锻炼。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运动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1、被动关节活动

针对肌力较弱或瘫痪肢体,由康复师或家属帮助完成关节屈伸、旋转等被动运动。每日重复进行可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改善血液循环。操作时动作需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牵拉造成软组织损伤。常见部位包括踝关节背屈、膝关节伸展等,每次持续10-15分钟。

2、水中运动

利用水的浮力减轻体重负荷,在温水泳池中进行步行、踢腿等训练。水温维持在32-34℃有助于放松痉挛肌肉,水的阻力可增强肌力锻炼效果。适合下肢肌力2-3级患者,需配备专业浮具并由治疗师监护,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3、平衡训练

通过坐位平衡垫训练、站立平衡板练习等方式增强躯干控制能力。初期可使用平行杠或矫形器辅助,逐渐过渡到无支撑训练。训练需包含前后左右多方向重心转移,配合视觉反馈,每日2-3组,每组5-8分钟,可显著改善姿势稳定性。

4、肌肉力量训练

对残留肌力部位采用渐进抗阻训练,如弹力带屈肘、直腿抬高等。负荷从自重开始,逐步增加阻力但不超过最大肌力的60%。每组8-12次,每日1-2组,组间休息2分钟。需避免疲劳训练,特别注意呼吸配合与正确发力模式。

5、辅助器械运动

根据功能障碍程度选用矫形器、助行器或轮椅等设备。踝足矫形器可改善足下垂患者的步态,轮椅篮球等适应性运动能增强上肢功能。使用前需经康复工程师调试,定期评估器械适配性,运动时注意皮肤受压点防护。

小儿麻痹症患者的运动康复需长期坚持,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查肌力与关节活动度。日常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睡眠时使用体位垫预防畸形,气温变化时注意肢体末梢保暖。若出现肌肉疼痛加剧或关节肿胀,应立即暂停训练并就医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