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术后骨髓炎怎么护理

28245次浏览

术后骨髓炎怎么护理?许多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就被告知要手术治疗,骨病专家告诫广大患者:手术虽然是一种治疗方式,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更是一种破坏方式,因此,骨髓炎患者选择手术治疗需谨慎,术后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饮食,手术后的骨髓炎患者尽量吃些清淡可口的食物,禁油腻,辛辣,发物等。多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手术后由于病人活动受限,体质差,消瘦,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炎、化脓性腮腺炎,同时应用各种预防的方法,防止病人发生褥疮。

3、术后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等情况,保持引流通畅,注意有无寒战、发热、脉快,局部红肿并有压痛等复发感染的征兆。及时报千医生,并采取处理措施。碟形手术后需定时更换敷料。

4、病骨经手术处理后,需要预防病理性骨折或畸形发生,应用牵引、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肢休肿胀,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石膏固定后,患肢剧痛,且有发热、出汗、白细胞增多现象者,要及时做石膏开窗,检查伤口,做相应处理。

以上四点是骨髓炎手术后应该注意的地方,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得了病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的接受医生的药物治疗,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康复锻炼,就能让自己的疾病有个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推荐

骨髓炎患者怎么护理
骨髓炎患者怎么护理,骨髓炎很多人对它不了解,骨髓炎是由一种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细菌侵入机体而致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下面看下骨髓炎患者怎么护理
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慢性骨髓炎的症状往往出现在急性骨髓炎未能及时治愈的情况下,对于这种症状相对隐蔽,不加重视往往会引起恶劣后果的疾病,一定要及早发现慢性骨髓炎的症状并进行相关治疗。
患有骨髓炎可不可以生育
骨髓炎患者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那么,患有骨髓炎可不可以生育呢?对于男性骨髓炎患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吧,女性骨髓炎患者最好等治愈后在考虑要孩子,因为治疗期间所用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到胎儿,下面就为大家仔细的讲解一下。
骨髓炎的护理工作有哪些
骨髓炎的护理对骨髓炎的并发展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如果能够做好骨髓炎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控制骨髓炎的病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髓炎的护理工作有哪些
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到骨髓、骨皮质、骨膜以及其他的软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由血源性引起,也可以由外伤或手术感染所引发。血源性引起多半是疖、痈或者其它病灶的化脓性菌进入到血液,从而进入到骨组织。四肢骨骼的两端最容易受到侵犯,尤其是下肢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常可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全身的高热、局部的疼痛、红肿。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转变为慢性骨髓炎,皮肤就会发生溃破、流脓,拍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骼内有死骨或者空洞形成。急性期有的时候还可以危及到生命,甚至有的人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导致患者终身残疾。
语音时长 01:33

2020-08-18

65555次收听

骨髓炎传染吗
骨髓炎是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疾病本身不是传染源,也没有传播途径,骨髓炎不是传染病;细菌感染诱因也不具有传染性。
急性骨髓炎的常见症状
急性骨髓炎的症状分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是病人突然起病,急剧出现高热、寒战,高热有时会到39度以上。局部症状是因为儿童比较多,多数而且部位就在膝关节的上下,也就是说股骨的远端和胫骨的近端,出现局部疼痛,而且这种疼痛非常剧烈不让人碰,我们叫拒触。局部出现红肿,发热严重,如果是早期进行消炎制动之后,症状就可能消失,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又会转为慢性骨髓炎,到慢性骨髓炎的时候,病人的全身症状可能消失,但是局部的疼痛症状依然存在,如果持续发展,病人可能出现肢体的畸形,或者出现窦道、反复流脓。
语音时长 01:08

2020-06-03

56728次收听

骨髓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骨髓炎早期症状有高热、局部红肿热痛、脊柱功能障碍等。骨髓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髓疾病,疾病发展累及骨髓引起相应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骨髓炎一般发病比较急,患者往往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疼痛较重,病人往往难以忍受,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引起脊柱功能障碍,也可能表现比较隐匿,如轻微疼痛、局部皮温稍高。待病情加重后,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一般发病至3到4周左右时,脓肿会穿破骨膜深入到骨骼软组织内部,引起局部红肿热痛。到了晚期,骨髓炎在溃后期,会使患者出现皮肤色泽晦暗,甚至出现出汗、虚热、纳差等全身症状。因此患者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及体征,请尽早至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及治疗,以便疾病得到早期诊治,不至于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05

59047次收听

02:15
什么是骨髓炎
骨髓炎分为包括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两种,主要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引起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革兰氏阳性菌。一般正常情况下,入血的细菌会被体内免疫系统清除,但在清除之前细菌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在比较脆弱的地方聚集后出现感染灶。急性骨髓炎在发作时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皮肤发烧等症状,用药治疗后长时间无法愈合,造成流脓、破溃、有恶臭味,甚至会出现死骨和空洞。情况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只能用截肢的方法进行治疗,导致患者终生残疾。因此一旦患有骨髓炎,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治疗。
01:35
骨髓炎有哪些类型
骨髓炎的类型包括:急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一般起病比较急剧,大约在十天之内就可以出现高热、寒战、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亚急性骨髓炎多数在两周之后逐渐出现症状,而且这种病人全身高热症状往往并不明显。慢性骨髓炎多数是因为急性骨髓炎或亚急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导致。慢性骨髓炎往往没有全身症状,只有局部症状,可以发现一个窦道也可能局部反复出现窦道的流脓、红肿,自己可能愈合,有时候也会有死骨排出。
01:49
急性骨髓炎的常见症状
全身症状表现为病人突然起病,急剧出现高热、寒战,高热有时会到39度以上。局部症状多见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部位就在膝关节的上下,也就是股骨的远端和胫骨的近端出现局部疼痛,而且这种疼痛非常剧烈,并且拒触。局部出现红肿,发热严重。如果早期进行消炎制动之后,症状就可能消失,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又会转为慢性骨髓炎,到慢性骨髓炎时,病人的全身症状可能消失,但是局部的疼痛症状依然存在,如果持续发展,病人可能出现肢体的畸形,或者出现窦道、反复流脓。急性骨髓炎的症状分为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
01:36
急性骨髓炎有什么危害
如果血源性骨髓炎且影响又是小孩,骨髓炎往往会破坏长骨远近端的骨垢板,影响骨垢板的生长,病人往往出现肢体的畸形或发育障碍,肢体可能短缩,也可能出现内外翻的畸形。其次,因为骨髓炎一般比较靠近关节,疼痛时间比较长,病人往往出现关节的畸形或僵硬,膝关节或髋关节的活动受限或障碍。再者,反复的慢性骨髓炎的炎症刺激会引起周围皮肤或者软组织出现癌变。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经血行感染引起骨髓炎症,是一个很可怕的疾病。急性骨髓炎多见小儿,任何年龄以及身体任何骨骼均可发生,易发部位为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其次为股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骨髓炎是怎么回事
只要疾病名称里带炎,一般都是感染。感染原因可以不一样,有细菌感染,也可以有病毒,也可有其他的特殊菌。骨髓炎常见的是细菌感染,是骨髓里发生炎症。骨髓是密闭的,处在骨头中间位置。所以它一旦发生感染,消炎药也很难进去。另外,发炎后会形成脓,局部压力会增高。所以,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治疗会比较困难,后果也比较严重。所以,得高度重视。骨髓发炎就叫骨髓炎,但治疗和其他的问题,要求高度重视,因为它比其他病要重。
语音时长 01:11

2018-09-21

55318次收听

儿童骨髓炎能否运动
儿童骨髓炎如果骨骼比较结实,疼痛比较轻,可以适当运动。如果有症状或者骨骼不结实,疼痛比较严重,要尽可能减少活动。儿童骨髓炎主要它是早期还是晚期。如果是早期,相对骨骼没有破坏,没有出现问题时,骨头比较结实,轻微的运动可以。但是这时候,患者其实疼痛比较严重,也不愿意活动。到了晚期可能不疼了,但是骨头不结实,骨头受到了破坏,这时候他就不能运动。所以会根据,X光片或者化验检查,看看他骨骼的结实程度。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语音时长 00:57

2018-09-21

51964次收听

02:20
儿童骨髓炎是如何引起的
儿童骨骼本身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儿童骨骼有个结构是骨骺,在骨头的两端。一般长骨两端都会有。骨骺的主要功能就是让骨头长粗,长长。它有一些特殊的解剖结构,在这个地方,往往血管会非常丰富。根据流体力学,面积越大,流速会越慢。骨骺的血管非常丰富,血管的总面积会非常大。所以,等到血液流到这个部位的时候,血液的流动速度就会变慢。如果细菌已经进入到血液中,等到了骨骺的地方之后,细菌就会留下来,积累到一定的浓度、数量之后,会在局部开始繁殖,可能就会导致局部,出现炎症。所以,骨髓炎这个疾病,之所以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是因为这个特殊的结构,细菌在其局部发生繁殖,从而引起的炎症,导致儿童骨髓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