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婴儿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泻、呕吐、发热、腹痛、脱水等。婴儿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腹泻
腹泻是婴儿肠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可能呈稀水样、蛋花汤样或含有黏液。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持续3-7天,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脓血便。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尿量,防止脱水。
2、呕吐
呕吐常与腹泻伴随出现,尤其在病毒感染早期更为明显。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状。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家长应让患儿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并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
3、发热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期间家长可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若体温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4、腹痛
婴儿可能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蜷缩身体或拒食。较大月龄婴儿会用手按压腹部。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多在排便后缓解。家长可顺时针轻柔按摩患儿腹部帮助缓解不适,但禁止随意使用止痛药物。
5、脱水
重度腹泻或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表现为囟门凹陷、眼窝深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家长需记录患儿24小时出入量,观察口唇是否干燥、精神状态是否萎靡。
预防婴儿肠炎需注意饮食卫生,母乳喂养者母亲应清洁乳头,人工喂养需严格消毒奶具。添加辅食后避免生冷食物,养成饭前洗手习惯。患病期间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遵医嘱。若患儿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抽搐或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