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发现脑膜炎
脑膜炎可通过观察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发现。主要识别方式有发热头痛、颈部僵硬、意识障碍、脑脊液检测、头颅CT或MRI检查。
1、发热头痛
脑膜炎早期常见持续性发热伴剧烈头痛,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头痛多呈弥漫性胀痛或跳痛,咳嗽或低头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畏光、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婴幼儿可表现为烦躁哭闹、拒食或前囟膨隆。
2、颈部僵硬
脑膜刺激征是重要体征,表现为颈部抵抗感,被动屈颈时疼痛明显。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具有诊断价值,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90度时伸直膝关节会出现疼痛。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可能表现不典型。
3、意识障碍
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等意识改变,伴随认知功能下降或癫痫发作。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可能在24小时内出现意识恶化,结核性脑膜炎则多呈亚急性进展。需注意与脑血管意外鉴别。
4、脑脊液检测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是确诊关键,化脓性脑膜炎可见浑浊液体、白细胞显著升高;病毒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后可形成薄膜。需同步进行生化检查和病原体培养。
5、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排除脑出血或占位病变,MRI对早期脑膜增强更敏感。部分患者可见脑室扩大或脑积水,严重者可能出现脑梗死灶。影像学正常不能排除脑膜炎,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保持充足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时可物理降温。恢复期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脑脊液和影像学。注意观察有无听力下降、癫痫等后遗症,疫苗接种是预防细菌性脑膜炎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