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呕吐肚子疼怎么办

孩子发烧呕吐肚子疼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孩子发烧呕吐肚子疼通常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等原因引起。
孩子发烧时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家长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使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酒精中毒。物理降温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寒战需及时就医。
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孩子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次喂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重复喂服。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配制补液,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果汁。若孩子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急性期需暂停固体食物,呕吐缓解后从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面条、馒头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缩短单次喂养时间。饮食调整期间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血便或脓便需立即就医。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呕吐严重时可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止吐,发热超过38.5摄氏度可服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加重等不良反应。
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呕吐、剧烈腹痛、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是否为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确诊细菌感染需规范使用抗生素,疑似急腹症可能需外科会诊。就医时需详细向医生描述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及既往病史。
孩子发烧呕吐肚子疼期间,家长需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3次。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呕吐物及污染物品,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继续清淡饮食1-2周,逐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体温正常后仍需休息3-5天。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预防部分病原体引起的胃肠症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