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专家简单介绍腰椎骨质增生

发布时间:2020-09-1662460次浏览

腰椎是常见的骨质增生的高发部位,许多骨质增生患者的首发部位就是腰椎。那到底什么是腰椎骨质增生呢?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腰椎骨质增生。

关于腰椎骨质增生的阐述如下:

腰椎骨质增生的主要病因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有关,腰椎骨质增生是因为中年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也有人认为椎间盘退变萎缩后,椎体向前倾斜,椎体前缘在中线为前纵韧带所阻,两侧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压因素也是引起腰椎骨质增生的主要因素,腰椎椎体边缘受压较重,故此处骨质增生的发生也较常见。

腰椎骨质增生在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腰椎骨质增生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

以上就是关于腰椎骨质增生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旦患上腰椎骨质增生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相关推荐

腰椎骨质增生最怕什么
不存在腰椎骨质增生最怕什么的说法,患者没有症状时,无需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并没有腰椎骨质增生最怕什么的说法,如果腰椎骨质增生的患者没有临床表现,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患者腰椎压迫神经或脊髓出现腰痛、下肢疼痛的表现,则需要遵医嘱用乙酰氨基酚片、美洛昔康片、吲哚美辛片等非甾体消炎药。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用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则可以采取全椎板减压术、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等微创手术治疗。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采取冷疗、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水疗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没有腰椎椎骨质增生最怕的东西,腰椎骨质增生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谨遵医嘱用药,避免盲目用药。另外,患者应该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充分休息,避免久坐或者久站,避免劳累、负重等。患者每天可以通过散步、仰卧抬起骨盆、抱膝触胸等方式锻炼腰部。
语音时长 01:28

2022-08-02

17884次收听

治疗骨质增生的中成药
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中成药物较多,但是具体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判断,对于增生性脊柱炎或者是颈椎病的患者,可以适当服用补益肝肾、活血行气的中成药物,并且也可以同时配合着止痛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对于腰椎骨质增生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壮腰健肾类的药物以及舒筋活络类的药物。具体药物的选择上也是因人而异的,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有不耐受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谨遵医嘱正确用药,同时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候也可以采用外用的膏药贴来缓解局部不适感。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80967次收听

02:22
骨质增生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确骨质增生本身是引起适应受力改变的一个代偿。骨质增生最常见是因为受力部位多,摩擦受力多,骨头都增强,说明自己有修复能力。但骨质增生后可能引起些问题,有可能压迫周围的组织,如膝关节,膝关节是磨损的情况下,膝关节周围就会导致骨质增生,目的是为了稳定关节、增加关节的接触面。所以本身是好的事情。但是增生了以后有可能就互相摩擦,会出现疼痛的改变,往往就预示骨质增生的部位,关节要不稳定或者出了问题。如髋关节上缘骨质增生就说明可能负重面不够,要增加负重面本身的代偿。
02:04
如何有效预防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人体机能的代偿机制。预防骨质增生就是防止关节磨损。关节软骨磨损,骨头相互摩擦周缘导致骨质增生。第一,要保持关节的稳定,如果关节有问题,减少剧烈运动和减少强烈的大动作。第二,膝关节要保持稳定性,可以带护膝,减少上下楼压力摩擦,压力太大会导致髌骨周缘骨质增生,减少上下楼的动作可以减少髌骨关节的压力,能够有效预防骨质增生的发生。有效预防骨质增生主要是保持关节稳定性,减少受力,骨质增生就不会很明显。
02:19
膝盖骨质增生严重吗
膝关节骨质增生其表现是一侧或双侧的关节不适、疼痛肿胀。如果病人出现了膝关节部位骨质增生,严重或不严重,要看骨质增生的影像学的程度,如果只是膝关节部位轻度的骨质增生,而没有引起膝关节部位间隙的改变,也没有导致膝关节明显的畸形、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不算太严重的。如果病人的膝关节的增生到了关节损伤的晚期,关节的疼痛、肿胀、畸形都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就会长时间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生活质量。
02:13
颈椎骨质增生的人可以运动吗
颈椎骨质增生是一个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几乎是所有的上了一定年龄的人都会报告骨质增生,骨质增生能不能运动要区别对待。如果骨质增生出现在前方或者侧方,并不妨碍运动。如果是骨质增生向后进入椎管,压迫了脊髓,脊髓被增生的骨头抵压以后,如果颈椎再运动,会发生摩擦,运动对脊髓是有害的。而脊髓是人体神经的低级中枢,是细胞构成的,非常怕摩擦。所以,骨质增生造成脊髓压迫之后,一般不主张剧烈的活动。但是一般的低头、仰头,也不妨碍,主要跟压迫的程度有关,要由医生决定。
膝关节骨质增生怎么治疗
对于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来说,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好,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比较轻,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热敷或局部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行动辅助设备进行治疗。但是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差,病情的程度也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通过相关的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一般有修复性手术,重建性手术等。因此患者在选择对应的方法进行治疗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在治疗了之后要多注意休息,还要注意膝关节保暖,不要让局部着凉。
语音时长 01:08

2021-02-02

70191次收听

得骨质增生会遗传吗
骨质增生在生活中算是一种常见问题了,但是很多朋友对于骨质增生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如果患者没有及时的到医院去接受治疗,那么很容易会积累成为严重的骨关节疾病,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骨质增生是怎么回事,得骨质增生会遗传吗?
骨质增生复发的症状
现实生活中膝关节和颈椎是骨质增生的多发部位,许多骨质增生患者都是发于这两个部位,对患者的伤害极大,特别是这种疾病极易复发,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种疾病的症状,做好及时的预防工作,那常见的这两种骨质增生复发的症状有哪些呢?
膝盖骨质增生并发症
骨质增生症是以骨质病理性增生导致局部关节、肌肉、韧带活动障碍,伴发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可发生在颈椎、腰椎、关节及跟骨等处,包括肥大性脊柱炎、肥大性骨关节病及跟骨骨刺等,其中膝盖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那么膝盖骨质增生并发症有哪些呢?
骨质增生不应做什么运动
在大家的认识当中,都会觉得运动是增强身体体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大家知道吗,如果过度运动的话,也会让身体患有一些疾病,如果您经常运动过量的话,那么很可能会诱发骨质增生这种疾病的出现,那么骨质增生不应做什么运动呢?
骨质增生导致脚麻怎么办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当中真的能够把自己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人们还真不多,很多时候人们为了工作常常选择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来换取时间工作,过度的劳累自己的身体之后只会导致自己患上疾病,比方说出现了骨质增生,那么骨质增生导致脚麻怎么办才好呢?
骨质增生的治疗
大家平常所说的骨质增生也就是长骨刺,骨质增生的发病原因其实是一种骨质的蜕变,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常常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者从事过量运动的人发病的年龄比较早,在步入老年以后,女性的发病率多于男性,是因为女性的生理性周期所决定的。发生骨质增生以后,需要根据骨质增生的部位,增生以后所造成的症状,来决定是不是需要治疗。骨质增生往往是系统性的增生,表现是负重关节增生的比较明显,如果增生的部位不影响关节的活动,可能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种增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增生的部位压迫了神经,比如是腰椎的椎管内骨质增生,出现神经症状以后,需要通过手术将增生的骨质取出,还有膝关节的骨质增生,造成膝关节的疼痛,如果增生的不严重,可以口服一些药物对症治疗,增生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
语音时长 01:34

2020-01-09

58719次收听

01:49
颈椎增生怎么办
我们要正视的看待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退行性疾病过程中的一个表现,每个人不可避免地会经历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的每个人的程度也不一样。经常看到放射科报骨质增生或者轻度骨质增生。实际上对于没有临床症状,即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体检发现骨质增生,我们大可不必管,这是生物界的自然发展规律。对于有临床症状的骨质增生或者骨质增生比较重的病人,骨质增生引起了症状、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或者引起了中枢症状了,我们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治疗。比如说做一些按摩理疗等等消除症状即可。
骨质增生的原因
骨质增生,也称为骨刺,人体骨头与骨头之间是由韧带和肌腱相互连接,相互之间有相应接触面,若其活动度超过韧带、肌肉可承受的正常范围,就有可能出现微小的撕裂,进而出血、血肿机化修复等,最后骨化形成骨刺。反复的微小撕裂会产生反复的增生,最终骨刺会慢慢长大。多见于中老年人,中年以后,人体体质下降以及相应关节的退行性变,长期站立或行走姿势不当或长时间维持某种姿势不变,造成局部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牵拉、撕脱、出血、血肿机化等,渐渐形成了骨刺。增生的骨刺可进一步对周围软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刺激,软组织损伤出血肿胀等,继而引起骨刺逐渐变大,进一步损伤关节,引起疼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语音时长 01:19

2019-12-05

6503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