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樟木果具有祛风散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等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胃寒疼痛、蛔虫病及皮肤瘙痒等症状。樟木果是樟科植物樟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挥发油成分上。
1、祛风散寒
樟木果挥发油中的桉油精、樟脑等成分能促进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有助于驱散风寒。对于风寒感冒初期出现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可用樟木果煎汤熏蒸或配伍生姜、紫苏叶等解表药物使用。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避免加重口干咽痛等症状。
2、温中止痛
樟木果的辛辣成分能刺激胃肠黏膜,增强消化液分泌,缓解胃寒引起的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常与高良姜、香附等温里药同用,对寒邪内侵导致的痉挛性疼痛有缓解作用。但胃溃疡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以防刺激黏膜。
3、杀虫止痒
樟木果所含的d-樟脑对蛔虫、蛲虫有麻痹作用,传统用法是将果实研末与蜂蜜调服驱虫。外用煎剂擦洗可抑制疥螨活动,改善疥疮、湿疹等皮肤瘙痒。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体质者需先做局部测试。
4、抑菌消炎
体外实验显示樟木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民间用其煎液冲洗阴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或外敷处理轻度烧伤创面。严重感染仍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局部麻醉
高浓度樟脑成分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效果,传统用于牙痛时咬合果实临时止痛。现代临床已用更安全的利多卡因等替代,不建议自行尝试该方法。
使用樟木果需注意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引发恶心、眩晕等中毒反应。孕妇、婴幼儿及肝功能异常者禁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外用时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日常保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挥发油成分流失。若需长期服用,建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