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治疗哪个穴位
牙疼可通过按压合谷穴、颊车穴、下关穴、内庭穴、翳风穴等穴位缓解。穴位刺激属于辅助疗法,需配合正规医疗手段。
1、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压此穴可疏风解表镇痛,对牙龈肿痛、龋齿疼痛有缓解作用。操作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孕妇禁用该穴位刺激。
2、颊车穴
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处。主治牙关紧闭、三叉神经痛及龋齿引发的放射性疼痛。可用食指关节作环形揉按,配合热敷效果更佳。急性颌面部炎症时禁用。
3、下关穴
在耳屏前约一横指,颧弓下缘凹陷中。适用于智齿冠周炎、颞下颌关节紊乱导致的疼痛。按压时需张口取穴,用中指指腹向耳部方向推按。局部皮肤破损者不宜刺激。
4、内庭穴
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对胃火型牙痛如牙龈出血、口臭伴牙疼效果显著。可用拇指指甲掐按3-5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度。糖尿病患者慎用足部穴位刺激。
5、翳风穴
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可缓解风火牙痛及牙周脓肿引起的耳周放射痛。建议用食指指腹轻揉,避免用力过度刺激耳部神经。中耳炎发作期禁用。
穴位按压需在清洁双手后进行,每日2-3次,单次每穴刺激不超过3分钟。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面部肿胀,应立即就诊口腔科。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避免过硬过冷食物刺激。智齿反复发炎或严重龋坏需及时进行专业治疗,不可依赖穴位疗法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