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的症状及病程
室间隔缺损的症状主要包括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程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
1、活动后气促
室间隔缺损患者在代偿期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尤其在剧烈运动时症状明显。这与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循环血量增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轻度缺损者可能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症状,中度以上缺损者日常活动即可诱发。
2、反复呼吸道感染
室间隔缺损患者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频繁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肺循环血量增加导致肺部充血是主要原因。婴幼儿患者更易出现此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肺炎。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状况,及时就医。
3、生长发育迟缓
中重度室间隔缺损患儿常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儿童。这是由于心脏负荷增加导致代谢需求增高,同时营养摄入不足所致。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必要时进行营养干预。
4、心力衰竭表现
室间隔缺损进入失代偿期后可出现心力衰竭表现,包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下肢水肿等。这是由于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肝大、颈静脉怒张等体征,需立即就医治疗。
5、艾森曼格综合征
未经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晚期可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表现为紫绀、杵状指、活动耐力显著下降等。这是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的结果,属于终末期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咯血、晕厥等严重症状,预后较差。
室间隔缺损患者应注意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遵医嘱进行治疗;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婴幼儿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喂养方式和生长发育监测,必要时寻求专业营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