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性高血压怎么检查
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试验和基因检测等方式确诊。内分泌性高血压可能与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综合判断。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测定肾素、醛固酮、皮质醇、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醛固酮水平升高且肾素活性受抑制,库欣综合征患者血皮质醇昼夜节律异常。血液检查需在特定时间采集样本,部分项目需空腹或静卧后检测。
2、尿液检查
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是诊断库欣综合征的重要指标,嗜铬细胞瘤患者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常显著增高。尿液检查需规范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干扰结果。
3、影像学检查
肾上腺CT或MRI可发现醛固酮瘤、嗜铬细胞瘤等占位性病变,垂体MRI有助于鉴别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影像学检查具有无创、直观的优点,但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有限。
4、功能试验
卡托普利试验用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皮质醇分泌是否受抑制。功能试验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部分试验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5、基因检测
对疑似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遗传性疾病,可检测相关基因突变。基因检测能明确病因并指导家族筛查,但成本较高且部分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
确诊内分泌性高血压需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部分患者需重复检测或联合多种检查方法。日常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高盐饮食和熬夜等诱发因素。确诊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疾病,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靶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