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疲劳、头晕恶心、发热等。病毒性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
1、胸闷胸痛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常出现胸闷或胸痛,疼痛多位于心前区,呈压迫感或钝痛,活动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普通胸肌劳损,但持续不缓解需警惕心肌损伤。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炎症水肿时,可刺激心脏神经引发疼痛。若伴随冷汗、放射痛,需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
2、心悸气短
患者常自觉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缓,轻微活动即感呼吸急促。病毒直接侵犯心肌传导系统可能导致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听诊可闻及心音低钝或奔马律,心电图显示ST-T改变。平卧时气短加重可能与心功能下降有关。
3、乏力疲劳
持续不明原因的疲倦感是典型表现,即使充分休息仍难以缓解。病毒毒素抑制心肌能量代谢,导致心脏泵血效率降低,全身组织供氧不足。部分患者会出现四肢沉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
4、头晕恶心
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时,可能出现眩晕、视物模糊或黑朦。胃肠道淤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多见于儿童患者。血压监测可能发现体位性低血压,提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
5、发热
约半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为低至中度发热。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激活免疫反应释放炎性介质,体温多在37.5-38.5℃波动。若高热伴寒战需警惕合并细菌感染或脓毒症。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2-4周,减轻心脏负荷,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低盐、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控制液体摄入量。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心肌酶、超声心动图等指标。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心前区不适或水肿加重时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