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高血压怎么办
老人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干预及定期监测等方式管理。高血压通常由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压力及慢性肾病等因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戒烟限酒,酒精每日摄入不超过25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有助于稳定血压。
2、饮食控制
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的饮食模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及全谷物摄入。推荐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钠的排出。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
3、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憋气动作,防止血压骤升。
4、药物干预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5、定期监测
每日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携带记录供医生参考。每3-6个月检查血脂、血糖及肾功能,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高血压老人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起身或用力排便。冬季注意保暖,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家属需协助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陪同复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若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需严格遵循专科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