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康复治疗要注意什么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需注意早期介入、个体化方案、多学科协作、功能训练及心理支持。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运动功能、语言能力和生活质量,需在医生指导下系统进行。
1、早期介入
脑梗塞后24-48小时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康复评估,早期干预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急性期以床上体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为主,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训练。延迟康复可能导致功能恢复周期延长。
2、个体化方案
根据梗塞部位、面积及功能障碍程度制定方案。运动障碍患者侧重肢体功能训练,言语障碍者需语言康复,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与训练。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时需同步控制原发病。
3、多学科协作
神经科医生、康复医师、治疗师、营养师共同参与。物理治疗改善运动功能,作业治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言语治疗恢复交流功能。严重吞咽障碍需耳鼻喉科会诊,抑郁情绪需心理科干预。
4、功能训练
运动功能训练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疗法等神经发育疗法,配合器械辅助步行训练。认知训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系统,语言训练采用Schuell刺激疗法。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5、心理支持
约30%-50%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心理疏导结合药物治疗如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家属参与可增强患者康复信心,避免社会隔离。
康复期间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根据耐受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每周3-5次。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3个月评估康复效果。出现肢体疼痛加重或新发症状需及时复诊。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预防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