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盘膨出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盘膨出是脊柱退行性病变的两种常见表现,通常由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膨出压迫神经根引起,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1、病因机制
椎间盘退变是主要病理基础,长期负重劳损可使纤维环出现裂隙,髓核通过薄弱处突出。急性外伤可能直接导致纤维环破裂。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胶原蛋白合成质量,加速椎间盘退变进程。肥胖会增加腰椎负荷,久坐缺乏运动则减弱腰背肌群对脊柱的支撑作用。
2、典型症状
腰痛多始于下腰部,咳嗽时加重。神经根受压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从臀部延伸至小腿后外侧。严重者伴下肢麻木、肌力下降。中央型突出可能引发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麻木和排尿障碍。
3、诊断方法
MRI能清晰显示椎间盘形态和神经受压程度。CT可观察骨性结构变化,X线片用于排除其他骨病。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判断神经损伤范围。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是重要体征。
4、保守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1-3天,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物理治疗包括牵引和超短波治疗。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神经根水肿。康复期需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桥式运动。
5、手术指征
经3个月规范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创伤较小。开放手术适用于多节段病变,需行椎间融合术。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逐步恢复活动。
日常应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保持正确坐姿时可在腰部垫支撑枕。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增强腰背肌力量。控制体重能有效减轻腰椎负荷,搬重物时应屈膝下蹲而非弯腰。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双膝间夹枕保持脊柱中立位。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排尿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