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携带者和感染者的区别
艾滋病携带者和感染者的区别在于病毒活跃程度和传染性,携带者体内病毒复制受抑制且传染性低,感染者病毒活跃且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携带者通常指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使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载量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的人群。这类患者免疫功能相对稳定,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维持在安全范围,日常无明显症状,通过持续用药可长期控制病情。病毒传播概率极低,母婴阻断成功率超过90%,性传播风险接近普通人群。但携带者仍需定期复查病毒载量、肝肾功能等指标,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毒反弹。
艾滋病感染者指未接受治疗或治疗失败导致病毒持续复制的人群。其血液中可检出高浓度病毒RNA,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可能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减、反复感染等典型症状。感染者具有明确传染性,血液、精液等体液接触可导致病毒传播。若未及时干预,感染者在8-10年内可能进展为艾滋病期,并发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等机会性感染。
无论携带者或感染者均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携带者每日规范服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片、多替拉韦钠片等抗病毒药物可维持健康状态。感染者则需立即启动强化治疗方案,采用比克恩丙诺片等组合药物控制病毒复制。两类人群均须避免共用针具、无保护性行为等高危行为,接触开放性伤口时做好防护措施。建议每3-6个月检测CD4细胞与病毒载量,出现持续腹泻或口腔白斑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