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低血糖
低血糖可通过进食含糖食物、调整降糖药物、静脉注射葡萄糖、监测血糖变化、预防复发等方式处理。低血糖通常由药物过量、饮食不规律、运动过度、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瘤等原因引起。
1、进食含糖食物
发生低血糖时需立即进食15-20克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果汁、蜂蜜等。症状未缓解需重复进食,避免摄入含脂肪食物延缓糖分吸收。儿童低血糖发作时家长需协助喂食,昏迷患者禁止经口喂食。
2、调整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需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剂量。长效胰岛素可调整为分次注射,联合使用动态血糖监测设备。药物调整期间需密切监测夜间血糖,防止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
3、静脉注射葡萄糖
严重低血糖伴意识障碍需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40毫升,后续以10%葡萄糖注射液维持。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可肌注胰高血糖素,但肝病患者效果可能不佳。急诊处理后需留观至血糖稳定。
4、监测血糖变化
处理后每15分钟监测血糖直至>70mg/dl,之后每小时监测持续24小时。记录低血糖发生时间、诱因及处理措施,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发现隐匿性低血糖。反复发作需完善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
5、预防复发
规律进食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三餐及加餐,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并补充能量。避免空腹饮酒,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急救糖块。非糖尿病患者反复发作需排查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
低血糖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全谷物、坚果等缓释糖类食物摄入,避免长时间空腹。规律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前中后监测血糖变化。糖尿病患者需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学习识别低血糖先兆症状,家属应掌握胰高血糖素使用方法。出现不明原因反复低血糖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