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和髋关节脱臼的区别
髋关节脱位和髋关节脱臼是同一病理现象的两种表述,均指股骨头脱离髋臼的正常位置。临床诊断与处理原则无本质差异,但脱臼更强调关节面完全分离的严重状态。
髋关节脱位通常用于描述股骨头与髋臼对合关系异常的所有情况,包括部分移位和完全分离。外伤性脱位多由高能量损伤导致,如车祸或高处坠落,可能伴随髋臼骨折或坐骨神经损伤。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多见于婴幼儿,与髋臼发育不良相关,表现为下肢不等长或活动受限。
髋关节脱臼在医学语境中特指关节面完全失去接触的严重脱位,常见于后脱位类型。患者会出现患肢屈曲内收畸形、剧烈疼痛及无法负重。急诊处理需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复杂病例可能需手术修复关节囊或骨折固定。无论术语如何表述,延误治疗均可能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创伤性关节炎。
对于髋关节脱位患者,复位后应严格避免患肢负重4-6周,使用髋关节支具保持稳定体位。康复期可进行非负重状态下的髋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仰卧位臀桥练习,逐步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日常注意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深海鱼,避免蹲坐、盘腿等可能增加关节负荷的动作。若出现复位后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复查CT评估关节对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