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肠息肉的症状主要有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贫血、肠梗阻等。多发性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就医进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1、便血
便血是多发性肠息肉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息肉表面黏膜破损或糜烂时可能导致出血,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引发贫血。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大小、位置及出血点,必要时可进行病理活检排除恶变风险。
2、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下腹部隐痛或胀痛,可能与息肉较大导致肠腔狭窄或肠蠕动异常有关。部分患者进食后疼痛加重,伴随肠鸣音亢进。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肠套叠或肠穿孔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3、排便习惯改变
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出现里急后重感。息肉体积增大可能影响粪便通过,导致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部分患者粪便形状变细,与息肉占据肠腔空间有关。
4、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贫血程度与息肉数量、出血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5、肠梗阻
巨大息肉或息肉群可能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通过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解除梗阻。
多发性肠息肉患者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定期进行肠镜复查监测息肉变化,有家族史者需更早开始筛查。出现体重下降、持续腹痛或便血加重时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