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吃冰的东西就疼怎么回事
牙齿吃冰的东西就疼可能由牙本质敏感、龋齿、牙隐裂、牙周炎、牙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脱敏治疗、补牙、根管治疗、牙周治疗、牙冠修复等方式缓解。
1、牙本质敏感
牙釉质磨损或牙龈退缩导致牙本质暴露,冷刺激通过牙小管传导至牙髓引发疼痛。使用含钾盐的脱敏牙膏如舒适达抗敏牙膏可封闭牙小管,严重时需医生进行激光脱敏或树脂封闭治疗。日常避免横向刷牙及酸性食物摄入。
2、龋齿
龋洞破坏牙体组织使冷刺激直达牙髓,常伴食物嵌塞和自发痛。浅龋可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深龋需清除腐质后采用复合树脂修复。若已近髓腔可能出现冷热刺激持续性疼痛,此时需评估是否进行根管治疗。
3、牙隐裂
牙齿表面微裂纹在冷刺激下产生应力集中,常见于咬硬物后。隐裂未达髓腔时可做全冠保护,裂纹深及牙髓则需根管治疗后行嵌体或全冠修复。咀嚼时避免单侧用力可降低隐裂风险。
4、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导致牙根暴露,冷刺激通过牙骨质传导引发疼痛。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菌斑,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药。晚期松动牙可能需夹板固定或拔除,日常使用牙线及冲牙器维护牙周健康。
5、牙髓炎
细菌感染导致牙髓充血,冷刺激诱发尖锐疼痛且持续数秒。急性期需开髓减压,慢性期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完成后建议全冠修复防止牙体折裂。夜间痛或叩痛明显提示需急诊处理。
出现冷刺激痛应减少冰饮摄入,使用软毛牙刷及温水漱口。含氟牙膏可增强牙体抗酸能力,定期洁牙能预防牙周疾病。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牙龈肿胀、牙齿松动,需及时就诊排除根尖周病变。糖尿病患者及孕期女性更需警惕牙髓坏死风险,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