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淋巴结肿大挂什么科
扁桃体淋巴结肿大可挂耳鼻喉科或普外科。该症状可能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因素有关。
1、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主要处理扁桃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急性扁桃体炎常伴随咽痛、发热,查体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慢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咽部不适,扁桃体表面凹凸不平。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咽拭子培养。治疗包括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或扁桃体切除术。
2、普外科
普外科负责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若肿大淋巴结质地硬、活动度差,需排除恶性肿瘤转移。触诊可评估淋巴结大小、压痛及粘连情况。超声检查能明确淋巴结结构,必要时需穿刺活检。对于细菌性淋巴结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结核性淋巴结炎需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抗结核治疗。
3、感染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咽峡炎。外周血涂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学检测EB病毒抗体阳性。本病多为自限性,重症可使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HIV感染也可导致全身淋巴结肿大,需进行HIV抗体筛查。
4、血液科
淋巴瘤患者常有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伴随盗汗、体重下降。骨髓活检和淋巴结病理是确诊依据。霍奇金淋巴瘤常用ABVD方案化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白血病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需通过骨髓穿刺鉴别。
5、儿科
儿童扁桃体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快速抗原检测可明确诊断。川崎病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持续发热,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家长应注意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避免用力按压肿大淋巴结。疫苗接种后反应性淋巴结肿大通常2-3周自行消退。
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若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2周、直径超过2厘米或伴随体重下降,须及时复诊。术后患者需流质饮食3天,避免剧烈咳嗽以防出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超声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