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输什么液体
烧伤病人通常需要输注晶体液、胶体液、葡萄糖溶液、电解质溶液和血浆代用品等液体,具体选择需根据烧伤程度和患者情况决定。
1、晶体液
烧伤早期常用乳酸钠林格液等晶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其成分接近细胞外液,能有效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面积烧伤后24小时内可按公式计算补液量,晶体液与胶体液比例一般为2:1。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尿量、血压等指标。
2、胶体液
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等胶体液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适用于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蛋白丢失。通常在烧伤24小时后开始使用,与晶体液配合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需注意过敏反应和肾功能影响。
3、葡萄糖溶液
5%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水分和能量,适用于烧伤后高代谢状态。严重烧伤患者可能出现应激性高血糖,需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输注速度。儿童烧伤患者更需注意维持血糖稳定。
4、电解质溶液
根据血电解质检查结果选择性补充钾、钠、钙等电解质溶液。大面积烧伤易出现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补钾时需严格掌握浓度和速度,避免高钾血症。
5、血浆代用品
人血白蛋白等血浆代用品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适用于烧伤后大量蛋白丢失的情况。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组织水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输注速度和过敏反应。
烧伤患者液体治疗期间需严格记录出入量,定期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同时要保证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治疗都应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输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