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身上起疙瘩怎么办
中风后身上起疙瘩可能与皮肤受压、药物过敏、感染或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可通过调整体位、更换药物、抗感染治疗、改善循环及皮肤护理等方式缓解。
1、调整体位
长期卧床的中风患者易因局部受压出现压力性损伤,表现为红肿或硬结。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分散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已形成压疮,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外敷康复新液促进愈合。
2、更换药物
部分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样皮疹。需在医生指导下替换为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或改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替代抗凝方案。服药期间观察是否伴随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3、抗感染治疗
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带状疱疹或毛囊炎,表现为簇集水疱或脓疱。确诊后需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病毒感染,或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细菌感染。同时监测体温变化,防止脓毒血症。
4、改善循环
脑卒中后肢体静脉回流受阻可引发淤积性皮炎,出现褐色硬结。可通过穿弹力袜、抬高患肢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改善微循环。严重者需行血管超声排除深静脉血栓。
5、皮肤护理
失禁或汗液刺激易引发间擦疹,需及时清洗后涂抹氧化锌软膏隔离刺激。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避免用力擦洗。选择无香料润肤乳缓解皮肤干燥脱屑。
日常需保持室温22-26℃以减少出汗,床单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饮食补充维生素C片和蛋白粉增强皮肤修复能力,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发热,须立即就医进行创面培养或血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