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要怎么办
撕脱性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镇痛、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撕脱性骨折通常由剧烈运动、外力牵拉、骨质疏松、肌腱韧带损伤、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并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端移位。手指或足趾撕脱骨折可用铝制夹板固定,关节周围骨折需采用功能位石膏托。固定时间通常为3-6周,期间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2、冷敷镇痛
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可选用冰袋或冷敷凝胶贴片。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配合抬高患肢效果更佳。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加重。
3、药物治疗
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明显肿胀时可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碳酸钙D3片。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开始渐进式康复,早期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如踝泵运动,中期加入关节活动度练习,后期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康复过程中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必要时配合超声波或低频脉冲电治疗。
5、手术治疗
骨折块移位超过3毫米或涉及关节面30%以上时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微型钢板或可吸收螺钉。术后需配合阶段性康复计划,运动员等特殊人群可能需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促进愈合。
恢复期应保证每日摄入1200毫克钙质和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骨骼愈合,睡眠时保持患肢抬高。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活动时建议佩戴防护支具,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