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在ct上怎么看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在CT上主要表现为心包腔内液体密度影,可通过测量CT值辅助判断积液性质。心包积液的CT表现主要有心包增厚、心包腔内低密度区、心脏受压变形等特征。

1、心包增厚

正常心包在CT上呈细线状高密度影,厚度一般不超过2毫米。当出现心包积液时,心包壁层和脏层分离,表现为心包增厚。积液量较少时可见心包呈带状增厚,积液量较大时心包明显增宽。增厚的心包在CT平扫上呈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2、低密度区

心包积液在CT上表现为心包腔内的异常低密度区,CT值一般在0-20HU之间。漏出液CT值较低,渗出液CT值相对较高。大量积液时可见环绕心脏的带状或新月形低密度影,包裹性积液则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区。通过测量CT值可初步判断积液性质,血性积液CT值可达30-40HU。

3、心脏受压

中到大量心包积液可导致心脏受压变形。CT可见心脏轮廓改变,心室腔变小,心房受压扩张。严重者可出现心包填塞征象,表现为下腔静脉扩张、肝脏淤血等。心脏舒张受限时可见心室舒张期充盈不足,室间隔摆动幅度增大。

4、积液分布

心包积液在CT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仰卧位扫描时,积液多积聚在心包腔的后方和下方。包裹性积液多见于心包局部粘连处。结核心包炎常表现为不均匀积液,可见分隔和心包增厚。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积液常伴有心包结节或肿块。

5、伴随征象

CT可同时显示心包积液的伴随征象。感染性心包炎可见心包增厚伴强化;肿瘤性心包积液可见心包结节或肿块;尿毒症性心包炎可见心包钙化;主动脉夹层破入心包可见对比剂外溢。这些征象有助于判断心包积液的病因。

发现心包积液后应进一步明确病因,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少量无症状积液可定期随访,中到大量积液或出现心包填塞症状时需及时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如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包穿刺引流等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