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青光眼怎样不复发

发布时间:2020-12-1027896次浏览

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得了青光眼的患者应该采取科学手段积极去治疗。由于青光眼不仅仅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而且青光眼危害很大,严重情况下可以导致失明的发生。当然,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清楚青光眼怎样不复发,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1、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青光眼发病多见于情绪波动,过分的忧虑、抑郁、惊恐、暴怒等都有可能造成青光眼急性发作,失眠也是青光眼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些精神因素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紧张,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失去平衡而诱发眼内压升高。所以青光眼患者必须避免精神过分紧张,减少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保持充分的睡眠,以促进整个机体功能,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平时,可以吃些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莲心、小麦、核桃等。

2、饮食护理:食物治疗青光眼的效果以蜂蜜最为明显,急性青光眼病人服蜂蜜100毫升,症状可以缓解。甘油也有同样疗效,一次口服100毫升,能使眼压迅速下降,对慢性青光眼病人,眼压持续偏高者,也可用50%蜂蜜或甘油。蜂蜜与甘油属于高渗,服后能使血液渗透压增高,以吸收眼内水分,降低眼压。

3、青光眼病人伴有便秘症状的,平时还要多吃蔬菜,蔬菜中含有大量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同时也可多吃植物油如麻油、菜油等来改善肠的润滑度。香蕉也有同样的效果。肉类因不含纤维,且容易使肠蠕动减慢,在大便不通畅的情况下最好少吃。糖类也是如此。

4、蜂蜜同时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临床上遇到的急性青光眼病人多数有便秘,而便秘对青光眼病人来说,也是一种有害因素。这是因为便秘能引起自体中毒,肠内的某些细菌毒素有类似蛇毒样的作用,能溶解血管内皮及细胞间质,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促使眼内房水分泌增加而使眼内压升高。

相关推荐

02:10
青光眼如何诊断
青光眼的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检查,还有他的一些实验数据来判断。首先,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力增高引起的一种疾病,测量眼压尤为重要,大部分的青光眼患者眼压都是异常的增高。其次,青光眼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严重的损害,表现为视野发生改变,所以对于青光眼的诊断,要检查视野,能够在早期对青光眼进行诊断。再次,可以在眼部检查的时候,发现是否有一些眼部的改变,譬如他的房角是否变窄,是否眼底已经有陷凹增大的情况
青光眼会经常复发吗
青光眼会经常复发吗?眼睛是用来观察美好事物的窗口,而眼睛不适都就会影响我们观看世界的心情,眼睛不适有很多方面,比较常见的是青光眼,一旦发现患了青光眼应该立即去医院治疗,现在大家关注的是青光眼治疗后会经常复发吗,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青光眼到底会不会经常
得了青光眼怀孕好吗
传宗接代本来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时候,可很多想要孕育下一代的女性朋友很担心青光眼对宝宝的健康有遗传,本来是高兴的事情一下就变得忧虑起来,其实青光眼会有不同程度的遗传,今天我带大家来了解下得了青光眼怀孕好吗?
做好青光眼的预防才是关键
青光眼的发病率在我国是非常的高的,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没有重视青光眼的预防,只要做好了青光眼的预防工作就能让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下面就解说了关于青光眼的预防工作。1、食,青光眼的预防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的通畅。例如有利水作
晚期青光眼能治好吗?
青光眼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而且还可能会引发失明,青光眼患者可能经常会出现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休息之后症状又会缓解,如果反复发作,患者就会感觉到剧烈的眼痛和头痛,视力在短时间内就会下降,很多朋友都会在青光眼晚期的时候才发现病情,那么此时应该如何治疗呢?
青光眼会导致失明吗
青光眼如果任由其发展,是会导致失明的。青光眼造成的视野损害是不可逆的,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视野全部缺损,就会出现失明。特别是急性青光眼,没有及时处理可在几天内失明。因此,一旦确诊为青光眼,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青光眼注意事项
出现青光眼最重要的是早就医、早治疗,维持终生有效视力,即患者视力范围,即视野。视野指大家平时所能看清楚周围环境的范围,如过马路时,前后以及四周都可看到有无车辆,即所谓视野。视野形成的基础是视神经正常。青光眼损伤的是视力和视野。早期视神经损伤指视野,此时对视力影响不大。很多患者视力一点零,但视野已经很窄,医生界定仍然是盲人。此时患者日常生活无法自理,无法观看周围事物。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27

59105次收听

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方法
青光眼根据类型不同,它采用的治疗也不同。我国国人还有亚洲人最常见的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也叫原发闭角型青光眼。这一类发病的原因是房水流出的道窄,就像交通堵塞一样,所以水排不出去。这时候医生给房水重新再开道,临床上就叫做青光眼的手术。做青光眼的手术以后,让眼内的房水能够顺畅地流出去,来保护眼内的组织和视神经,所以说如果是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它的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的时机要注意,一旦诊断,而且是手术的适应症的时候,应该尽早做,因为这时候能保护患者的视神经。还有一些是年轻人就得,年纪轻的这种青光眼叫开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目前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因为这一类的青光眼对于药物治疗还非常有效,所以如果是开角型青光眼,首选的是药物治疗。无论哪一类的治疗都注意一点,要监测眼压,随时监测眼压,很重要。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27

57612次收听

02:22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前者会引起眼睛肿胀痛,还会引起头痛,甚至恶心、头痛以及视力下降,失明;后者一般没有特殊症状。青光眼的种类很多,临床上常见有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两种。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常见于在五十岁以上的人群,典型的症状是眼压高导致眼睛红肿胀痛,伴有和高眼压同侧的头痛,严重的青光眼会发生恶心、呕吐,甚至视力下降、失明等。早期眼压不是很高的时候,患者看东西会有虹视,就是看着灯光的时候,会看到像彩虹一样。开角型青光眼常见于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临床上一般没有特殊的症状,但是需要经常到医院去做检查,控制眼压。
01:57
青光眼手术的风险大吗
青光眼的手术较难,风险较大,要由有经验的医生做。手术种类也多,如小梁切开术。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第一,眼压偏低,眼压偏低对眼睛有损伤,需要把眼压升上来。第二,眼压偏高,需通过药物,按摩、穿刺等手段把眼压降下来。第三,前房太浅。第四,前房深。第五,白内障。第六,脉络膜脱离。第七,网脱。所以,青光眼手术不复杂,但术后护理合并发症的处理较麻烦。且有些并发症较危险,所以,对于白内障等其他手术,青光眼手术风险较大,失败率较高。
02:04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跟患者使用激素类眼药水,或球内注射激素,或口服激素有关系,会导致眼压升高,需要借助降压眼药水进行干预。药物相关性青光眼也称为激素诱发型的青光眼。有一些病人在局部点用激素的眼药水,或者是球内注射激素或者口服激素以后,可以诱发眼压的升高。临床上如果激素停用以后,一般眼压可以下降,如果眼压升高的相对比较多,建议局部用降压的眼药水进行干预。如果因为球内注射引起眼压升高的话,有的患者球内注射的药物需要吸收的时间相对较长,需要半年、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眼压才会逐渐下降。如果患者本身就有房水代谢功能异常,眼压升高的趋势,再加上药物进一步诱发,可能变成一个终身型的青光眼。
青光眼术后视力可以恢复吗
青光眼术后视力无法恢复到最初状态。青光眼的手术和局部的眼药水主要使患者的眼压下降。青光眼的致病因素是眼压升高,眼压升高以后,压迫了后部的视神经,影响眼底的血供,导致神经功能下降。手术阻断病因以后,视觉功能的损害可能就会延缓或者是停下来。有一些病人可能做了一些预防性的手术,眼压恢复正常,视力基本上就不会进一步的下降。临床上有些患者,即使做了手术以后眼压下降了,视觉功能仍然会持续性的损害。对于青光眼的病人,需要尽量的去阻断病因,对于延缓病情是有帮助的。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18

63136次收听

药物相关性青光眼如何治疗
药物相关性的青光眼的治疗,先停掉激素等致病因素。如果患者的眼压相对比较高的时候,先用降压的眼药水进行干预。如果3~4种降压的眼药水仍然不能够控制患者的眼压,可以用激光和手术的治疗,促进眼压的降低。如果患者视力和视野受损,即使在眼压就相对比较低,还是要进一步的干预。不论是药物性的青光眼还是原发性的青光眼等哪一种类型,治疗上要根据患者的视觉损害的程度,来决定是否要再增加患者的降压的强度,是用药物治疗还是用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18

60775次收听

青光眼术后注意事项
青光眼手术首先要搞清楚做的是哪一类手术,现在青光眼的术式非常多,有最传统的小梁切除术,也有新型微创的抗青光眼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前术后的要求不一样。以最常见的小梁切除术为例,小梁切除术术后一定要注意监控眼压,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随访,因为小梁切除术术后有可能短期出现眼部的波动,比如前房变浅或眼压不稳定,这些都需要眼科医生及时进行处理。中期或远期有滤过泡瘢痕化,造成手术效果衰减,甚至消失,这些情况需要医生及时识别和早期干预。还有一类型的青光眼手术,是微创的。微创手术,可能对患者的要求就更加个体化。建议患者一定要认真听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不同的手术所需要注意的方面不一样。
语音时长 01:41

2019-06-04

63109次收听

02:05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和闭角性青光眼,急促闭角性青光眼症状为眼胀、眼痛,鼻根酸痛、视力下降、误视、蚊视,伴有恶心呕吐;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症状为眼涨、眼酸、眼痛、眼疲劳。尤其是急性闭角性青光眼,需要及早治疗,及早防控,以防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