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作的表现及自救
心脏病发作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可通过立即停止活动、服用硝酸甘油、拨打急救电话等方式自救。心脏病发作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
1、胸痛
心脏病发作时胸痛多为压榨性或紧缩感,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能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且休息无法缓解时需高度警惕心肌梗死。患者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保持静卧,若5分钟后无缓解需重复给药一次。
2、呼吸困难
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是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可能伴随粉红色泡沫痰。此时应取半坐卧位减少回心血量,松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平卧加重肺淤血,有条件者可吸氧。
3、心悸
心悸多由心律失常引发,患者自觉心跳剧烈或不规则,可能伴随头晕、黑朦。应立即停止所有活动,测量脉搏频率和节律。若脉搏超过120次/分或低于50次/分,需警惕室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
4、冷汗
突发全身冷汗是心肌缺血的非典型症状,皮肤湿冷苍白多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关。此时需注意保暖但避免过热,监测血压变化。收缩压低于90mmHg时提示心源性休克可能。
5、恶心呕吐
胃肠道症状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因心脏膈面刺激迷走神经所致。呕吐时需侧头防止误吸,暂禁食水。可咀嚼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抗血小板聚集,但消化道出血史者禁用。
心脏病发作后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康复期可进行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运动时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二级预防药物。保持情绪稳定,学习腹式呼吸等放松技巧,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喷雾剂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