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喝药呛到了怎么办
小孩喝药呛到后可通过拍背催吐、调整体位、观察呼吸、清理口腔、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呛药通常由吞咽不协调、药物性状刺激、喂药姿势不当、情绪抗拒、喉部发育未完善等原因引起。
1、拍背催吐
立即将孩子俯卧于家长前臂,头部低于胸部,用另一手掌根部在肩胛骨之间快速拍击5次。若药物未吐出,可重复进行。此方法适用于液体或小颗粒药物呛入,能帮助异物从气道排出。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损伤。
2、调整体位
若孩子意识清醒但咳嗽剧烈,应保持坐立前倾姿势,避免平躺加重窒息风险。对于婴幼儿可采取头低臀高位,利用重力促使药物流出。持续安抚孩子情绪,防止哭闹导致二次呛咳。
3、观察呼吸
检查孩子口唇是否青紫、呼吸是否伴有哮鸣音。若出现呼吸暂停或严重喘息,需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岁以下婴儿采用背部叩击联合胸部冲击法,较大儿童可使用腹部快速按压法。
4、清理口腔
用纱布包裹手指清除口腔残留药液,避免使用尖锐物品。若药物为片剂且卡在咽喉,不可强行抠取。可让孩子尝试吞咽少量温水帮助溶解,但禁止喂食面包等固体食物推压药物。
5、就医处理
出现持续呛咳、发热或呼吸费力时,需携带呛入药物包装及时就诊。医生可能通过喉镜检查气道损伤,严重者需支气管镜取药。若呛入腐蚀性药物,须立即洗胃并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预防喉头水肿。
日常喂药应选择专用喂药器,将药液缓慢送至颊粘膜处。片剂可研磨后混入果泥,但需注意药物是否允许掰开服用。喂药时保持孩子情绪稳定,避免嬉笑哭闹。服药后保持直立姿势15分钟,定期检查家中药品存放位置,防止儿童自行取用。建议家长学习婴幼儿急救课程,掌握基础气道异物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