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体温低怎么办
婴儿体温低可通过保暖措施、调整环境温度、补充喂养、密切观察、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婴儿体温低可能与保暖不足、喂养不足、感染性疾病、代谢异常、早产等因素有关。
1、保暖措施
立即用棉被或毯子包裹婴儿,避免直接接触冷空气。可贴身放置热水袋,但需用毛巾包裹防止烫伤。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建议使用预热的暖箱或辐射台。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后蒸发散热加重低温。
2、调整环境温度
将室温维持在26-28摄氏度,使用空调或暖气时避免直吹。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洗澡时提前预热浴室,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洗浴时间不超过5分钟。外出时用帽子覆盖头部减少散热。
3、补充喂养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每次喂养量可适当减少。低温时婴儿吸吮力可能减弱,需耐心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使用滴管或小勺辅助喂养。监测尿量每天应达6-8次,尿色清亮表明摄入充足。
4、密切观察
每小时测量肛温并记录,正常范围为36.5-37.5摄氏度。观察有无嗜睡、拒奶、皮肤花纹等表现。注意四肢末端是否持续发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超过3秒提示循环不良。记录异常体征出现时间及变化趋势。
5、就医检查
若体温持续低于36摄氏度或伴随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血糖检测、血培养等检查。严重病例需要静脉补充葡萄糖,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日常需注意维持适宜室温,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过度包裹或穿盖过厚。喂养时观察婴儿吸吮力度和吞咽频率,记录每日进食量和大小便情况。定期测量体温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肛温,避免使用耳温枪或额温枪。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儿科医生,不要自行使用退热贴或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颈部、腋下等褶皱部位,防止擦伤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