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痔疮的轻重
痔疮痛肛门一直有突出的肉块可能由内痔脱出、外痔血栓、肛周感染、排便习惯不良、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温水坐浴、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或移位所致,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程度选择干预措施。
1、内痔脱出
内痔发展到二度以上时,排便后痔核可能脱出肛门外无法自行回纳,导致肛门持续性异物感和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与长期腹压增高有关,如慢性便秘或妊娠。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提肛运动帮助痔核回缩。
2、外痔血栓
血栓性外痔会在肛缘形成紫黑色硬结,伴随剧烈疼痛和明显肿块。多因排便用力过猛或久坐导致静脉破裂形成血块。急性期可外用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镇痛,配合地奥司明片改善循环。若48小时内未缓解,需考虑血栓剥离术。
3、肛周感染
痔疮合并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突出物可能为脓肿或炎性水肿组织。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需联合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配合高锰酸钾坐浴。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4、排便习惯不良
长期蹲厕时间超过10分钟、排便时过度用力会持续加重痔疮脱垂。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诱因,建议调整如厕时间,使用脚凳保持蹲姿,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
5、肛门括约肌松弛
老年患者或经产妇可能因盆底肌功能减退导致痔核持续脱出。这种情况需要加强提肛训练,每日3组每组20次。严重者可采用痔动脉结扎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痔疮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久坐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洁肛门。若突出物发生嵌顿坏死、持续出血或伴随发热,须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保持创面清洁,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