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通过严密监测、药物管理、疼痛控制、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多维度护理措施干预。
1、严密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加重,每1-2小时记录生命体征,重点关注血压波动和血氧饱和度。出现室性早搏或ST段再度抬高需立即通知医生。
2、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硝酸甘油注射液需用输液泵精确控制剂量,注意观察头痛等不良反应。
3、疼痛控制
吗啡注射液可缓解剧烈胸痛,但需监测呼吸抑制情况。疼痛评分超过4分时需考虑是否存在再梗死,及时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
4、心理支持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家属参与护理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避免情绪波动诱发心肌耗氧增加。
5、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展床边坐起、站立等适应性训练,初始运动强度控制在心率增幅不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出院前完成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心肺功能。
患者出院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戒烟限酒并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