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平时注意什么
房颤患者平时需注意控制心率、预防血栓、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症状变化及定期复诊。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需综合管理。
1、控制心率
房颤患者需通过药物或医疗手段将静息心率控制在60-100次/分钟。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地高辛片等β受体阻滞剂或洋地黄类药物。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导致心率过快,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化。
2、预防血栓
中高危房颤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避免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饮食中减少富含维生素K的深绿色蔬菜摄入。
3、调整生活方式
限制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毫克,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保持BMI在18.5-23.9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减少夜间房颤发作。
4、监测症状变化
每日晨起测量血压并记录心悸、气短等症状发作频率。使用智能手环监测血氧饱和度,若持续低于95%或出现胸痛需立即就医。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术。
5、定期复诊
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评估左心房大小和心室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时需在1-2周内复查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植入起搏器患者需每半年检测设备工作状态,出现电磁干扰警示时及时返院调试。
房颤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克,多食用富含镁的坚果和深海鱼。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沐浴水温控制在40℃以下。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午休不超过30分钟。家属需协助记录用药时间和症状日记,旅行时携带中英文病情说明卡。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房颤发作或伴随意识障碍时,须立即前往急诊进行心律转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