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要做哪些检查?
胃炎通常需要做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便常规、胃功能检查等。胃炎可能与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的主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医生会通过口腔插入带有摄像头的软管,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活检。胃镜检查能明确胃炎类型,如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同时可发现胃溃疡、胃息肉等病变。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检测方法包括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等。其中呼气试验操作简便且无创,检查前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药2-4周。阳性结果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规范根除治疗。
3、血常规
血常规可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情况。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血红蛋白降低,提示缺铁性贫血或维生素B12缺乏。急性胃炎伴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检查时需空腹采静脉血,结果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4、便常规
便常规可检测消化道出血和寄生虫感染。胃炎患者若存在胃黏膜糜烂,便潜血试验可能呈阳性。检查需留取新鲜粪便样本,避开月经期。反复便潜血阳性需警惕消化道肿瘤可能,必要时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5、胃功能检查
胃功能检查包括胃酸分泌试验、胃蛋白酶原检测等。通过抽取胃液或血液样本,评估胃黏膜分泌功能。胃蛋白酶原比值降低可能提示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可能与恶性贫血相关。这类检查对胃炎分型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胃炎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及腌制食物,戒烟限酒。急性发作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症状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遵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胃镜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呕血、黑便、持续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2:43
01:51
02:53
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