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注意事项和保养
心脏病患者需注意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及监测症状变化。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类型,需根据具体类型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1、规律用药
心脏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心率药物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避免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若出现牙龈出血、肌肉酸痛等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2、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检测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及药物疗效。冠心病患者术后需复查冠脉CTA,心力衰竭患者需监测NT-proBNP指标。通过定期随访可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加重或心脏结构异常。
3、控制危险因素
将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低于1.8mmol/L。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肥胖患者应通过饮食运动使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3.9。
4、调整生活方式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全谷物及杂豆50-15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
5、监测症状变化
警惕新发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征兆。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若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或出现意识障碍,需立即呼叫急救。记录每日血压、心率及症状变化,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心脏病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用药史和检查结果,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外出时携带病情卡片注明疾病类型和常用药物,家属需了解患者用药清单和急救流程。可参加心脏康复计划,在专业指导下逐步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