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皮炎有什么症状
水母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刺痛、红肿、瘙痒、水疱或条索状皮损。水母皮炎通常由水母触须释放的刺丝囊毒素引起,接触后可能出现局部过敏反应或全身症状。
1、皮肤刺痛
接触水母后数分钟内会出现剧烈刺痛感,类似电击或灼烧。刺痛范围与触须接触面积相关,可能伴随皮肤麻木或紧绷感。该症状由刺丝囊穿透皮肤释放类蛋白毒素导致,需立即用海水冲洗避免毒素扩散。
2、条索状皮损
皮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鞭痕样线条,呈网格状或树枝状分布。这是触须缠绕皮肤时刺细胞留下的特征性痕迹,严重时线条周围会出现淤斑。避免用手抓挠,可用醋酸溶液湿敷缓解症状。
3、局部红肿
接触部位在1-2小时内出现边界清晰的肿胀,皮肤温度升高伴明显压痛。肿胀程度与毒素量相关,可能扩散至整个肢体。可抬高患肢配合冷敷减轻炎症反应。
4、水疱形成
24小时后可能出现透明或血性水疱,疱壁薄且易破溃。水疱多沿条索状皮损分布,破溃后可能继发感染。保持创面干燥,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5、全身反应
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极少数会发生过敏性休克。这与毒素吸收量及个体敏感性有关,需立即就医处理。
被水母蜇伤后应迅速用海水冲洗残留触须,切勿用淡水或揉搓皮肤。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瘙痒,口服氯雷他定片减轻过敏反应。若出现胸闷、意识模糊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救治。后续避免抓挠皮损,穿着防护服进行水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