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该怎么办
下颌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颌间牵引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颌骨修复术、术后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下颌骨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运动损伤、暴力打击、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线性骨折。通过外部手法将骨折断端对齐后,采用牙弓夹板或颅颌绷带固定4-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愈合情况,避免咀嚼硬物,保持口腔卫生。
2、颌间牵引固定
针对存在轻度移位的骨折。在上颌与下颌牙齿间安装弹性牵引装置,通过持续牵引力逐步复位骨折端。治疗周期通常为6-8周,需配合流质饮食,定期调整牵引力度。
3、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严重移位或粉碎性骨折。手术暴露骨折部位后使用钛板钛钉进行刚性固定,可实现解剖复位。术后需抗感染治疗,2周内禁止张口训练,6-8周后逐步恢复咀嚼功能。
4、颌骨修复术
针对骨缺损超过5毫米的复杂骨折。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或人工骨材料修复缺损区域,联合内固定维持稳定性。术后需3-6个月骨整合期,期间避免外力冲击。
5、术后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需进行渐进性张口训练、咬合调整及肌肉功能锻炼。早期使用开口器辅助,后期通过咀嚼软质食物恢复功能,必要时配合物理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度。
下颌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高钙饮食,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促进骨愈合,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清洁口腔3-4次,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肿胀。康复阶段逐步增加咀嚼训练强度,定期复查颌骨CT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咬合错乱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复诊。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及面部按摩,防止内固定物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