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内分泌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是指由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血压升高的继发性高血压类型,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钠水潴留,临床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伴低血钾。诊断需检测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影像学检查可定位肾上腺病变。治疗可采用螺内酯片等醛固酮拮抗剂,或行肾上腺切除术。
2、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肿瘤分泌过量儿茶酚胺,引发阵发性血压骤升伴头痛、出汗。24小时尿儿茶酚胺检测和肾上腺CT可确诊。术前需用酚苄明片控制血压,手术切除是根治方法。
3、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长期过量分泌引起向心性肥胖和高血压,病因包括垂体瘤或肾上腺肿瘤。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有助于诊断,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经蝶窦手术或酮康唑片等药物。
4、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代谢率增高导致收缩压升高,甲减则因血管阻力增加引发舒张压升高。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可鉴别,治疗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或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激素水平。
5、肢端肥大症
垂体生长激素瘤引起软组织增生和血压升高,特征性表现为手足肥大。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和垂体MRI可确诊,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或使用奥曲肽注射液。
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脂饮食。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保证7-8小时睡眠,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出现心悸、多汗等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复查激素水平,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