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
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主要有头晕乏力、出血倾向、血栓形成、脾脏肿大、皮肤瘙痒等。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需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
1、头晕乏力
血小板异常增多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供氧,出现持续性头晕、疲劳感。部分患者伴随注意力不集中或活动后心悸,需警惕血栓风险。
2、出血倾向
血小板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渗血或皮下瘀斑,常见于四肢和黏膜部位。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血。
3、血栓形成
血小板过度聚集易引发静脉或动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单侧肢体肿胀疼痛,脑血管血栓可能导致突发性偏瘫或言语障碍。
4、脾脏肿大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常合并脾功能亢进,左上腹可触及肿块,伴随早饱感或餐后腹胀。脾肿大可能进一步加重血小板消耗异常。
5、皮肤瘙痒
约三成患者出现全身性瘙痒,热水浴后加重,与血小板释放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有关。部分患者伴红色斑疹或荨麻疹样改变。
确诊血小板增多症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控制高脂饮食,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原发性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羟基脲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继发性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出现头痛呕吐、胸痛呼吸困难等急症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