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放支架后要注意什么
心肌梗塞放支架后需注意规律服药、定期复查、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及识别紧急症状。支架植入术是改善心肌供血的关键治疗,但术后管理直接影响长期预后。
1、规律服药
支架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降低心肌耗氧。未经医生指导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避免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
2、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血液指标。冠脉造影复查时间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通常支架术后6-12个月需评估血管通畅情况。出现胸闷气短等新发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3、控制危险因素
严格监测血压血糖,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血脂管理目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8mmol/L。
4、调整生活方式
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术后1-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保证7-8小时睡眠。
5、识别紧急症状
突发持续胸痛超过15分钟伴冷汗、恶心呕吐,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支架内血栓、再发心梗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延迟救治会危及生命。
支架术后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血压血糖数据,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手术史和用药信息。康复期可参加心脏康复计划,在专业指导下逐步恢复社会功能。饮食上可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有助于心血管保护。避免泡温泉或蒸桑拿等高温环境,防止血管扩张引发低血压。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途飞行,必须出行时每2小时活动下肢预防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