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肌肉拉伤怎么治疗
小朋友肌肉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肌肉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肌肉疲劳、外力撞击、热身不足、姿势错误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用弹性绷带或护具固定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下肢拉伤时可使用拐杖辅助行走,上肢拉伤时建议悬吊制动。制动时间根据损伤程度调整,轻度拉伤需1-3天,中度需3-7天。
2、冷敷热敷
损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48小时后改为热敷,可用40℃左右热毛巾每日敷3次,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冷热敷均不超过20分钟,皮肤感觉异常时立即停止。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解热镇痛药。局部肿胀可外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肌肉痉挛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禁止自行使用成人剂量或激素类药物。
4、物理治疗
恢复期可采用超短波治疗仪促进组织修复,超声波治疗仪缓解粘连。医院康复科可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家庭可用红外线理疗灯每日照射1次。治疗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灼伤皮肤。
5、康复训练
疼痛缓解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推荐坐位抬腿、弹力带拉伸等低强度运动,每次10-15分钟。运动前后须充分热身,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家长需全程监护训练过程。
日常护理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促进肌肉修复,多食用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恢复期间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鞋,运动前做好15分钟动态拉伸,运动中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若3天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皮下淤血、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排查骨折或韧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