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有遗传性吗

28409次浏览

胆囊息肉有遗传性吗。遗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通常有三种类型: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和半性遗传,不论是那种类型的遗传,对胆囊息肉患者而言无疑是给患者的心里增加沉重的负担,所以患者,要合理调整情绪。那么胆囊息肉是否具有遗传性呢?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 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从而孕 育了胆囊息肉的第一个特点-发病率逐渐增高。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病的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点和诊断治疗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

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无须治疗,而当症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往往给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典型患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幡然醒悟、为时已晚。

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

根据现代流行病学的最新统计结果,家族成员中亲代患有胆息肉病其子代的患病率高于正凡人的1-2倍,由此说明胆息肉病还具有一定的遗传现象。所以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接受治疗。

相关推荐

服用四君子汤可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对于症状不明显者,手术治疗并不合适,此时患者可进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无毒副作用,在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还可从整体对患者进行调节,适合胆囊息肉患者的偏方有“四君子汤”一味,患者可选择服用。
最为多见的胆囊息肉都有哪些危害
胆囊息肉的出现在生活中是多见的,胆囊息肉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愈好的话,对于身体的伤害也是巨大的。那么,最为主要的对于胆囊息肉的危害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吧。1、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息肉有密切关系。胆囊通过吸收、分泌和蠕动等功能发挥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的作用。这是属于胆囊息肉
浅谈胆囊息肉对身体都有哪些危害
胆囊息肉可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常见于男性,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那么,胆囊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
白领不吃早餐引发胆囊息肉
某公司的白领小陈,由于每天将大把的时间花在加班和公交车上,长期为了赶时间而漏掉了早餐。在单位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胆囊息肉,由于畏惧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服用金龙舒胆胶囊预后效果明显。
03:04
胆囊息肉1mm吃药能好吗
临床中,一毫米息肉发现较少,多为二、三毫米以上。对于一毫米息肉,多数情况不做特殊诊断,也没有特效方法能治疗或控制它的生长。但是,胆囊息肉跟高脂饮食密切相关,比如说吃的油脂或者肉类过多,由于胆囊息肉的成分大部分是胆固醇,那么就容易造成胆囊息肉的发生,所以首先要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其次,要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规范生活饮食习惯,按时吃早饭,晚饭不过晚等。这样可以缓解息肉的生长速度,另外,可以适当服用中药,如金胆片、消炎利胆片,改善胆汁成分。
胆囊切除的危害
胆囊切除少部分人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可能手术误伤胆管、出血等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良性和恶性疾病的手术方式。胆囊疾病已经出现反复的疼痛,如胆囊结石诱发的急性胆囊炎,或者是胆绞痛,以及胆囊功能明显丧失,如胆囊萎缩、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有恶性肿瘤。此时的目的是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去除病灶,缓解症状,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有的人会误解胆囊切除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或者是手术后有什么并发症。手术适应症选择得当,可以缓解症状,对身体并不会产生明显危害,需要避免的是过度治疗。包括没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胆囊功能还正常的胆囊结石以及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的。胆囊切除之后,还是有一少部分人会出现各种的不适,以及胆囊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包括麻醉、手术误伤胆管、出血等等。对于胆囊切除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主要还是要从加强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流程以及对于手术后的不适症状采取对症治疗,综合预防措施才可能尽量的减少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24

55426次收听

胆囊息肉症状及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胆囊息肉是指贴附在胆囊地上向胆囊腔内突出的这种隆起性病变的总称。那么胆囊息肉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除了少部分的息肉有潜在癌变风险之外,大多数的胆固醇性息肉等,都不会有癌变的风险。因此呢,也不会有任何的症状,我们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是要结合是否有合并其他的胆囊疾病以及胆囊息肉是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来进行选择。多数情况之下胆囊息肉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调整饮食结构,那么对于胆固醇性息肉由于其有发生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囊息肉的风险,所以呢,我们在饮食控制上面也要格外的注意,而对于腺瘤性息肉这样具有潜在恶变风险的胆囊息肉,如果我们的检查确认即有发生癌变的风险,特别是直径大于一公分基底较宽,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胆囊息肉,则建议,尽早做胆囊切除手术。
语音时长 02:29

2020-02-21

50641次收听

02:43
胆囊息肉样病变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严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对于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良性疾病。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息肉的大小。息肉直径小于一公分,需要做定期的随访观察。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有可能会癌变。手术前已经怀疑有可能有癌变的胆囊息肉,在做手术的过程当中,一般要进行快速的冰冻病理检查,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如果息肉已经癌变,胆囊切除后,还需要进行胆囊床肝组织以及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这样才能减少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的情况。
03:10
胆囊息肉的症状
胆囊息肉是一个胆囊最常见的良性疾病,85%以上的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任何感觉,有少部分的病人可能会有胆囊炎、胆结石类似的症状,暴饮暴食以后,右上腹会有隐痛不适,大部分是伴有炎性的改变的时候,胆囊息肉才会有这种症状。胆囊息肉的症状不是特别的典型,大部分人没有症状,少部分人可能有胆囊炎的表现,还有一些胆囊息肉病人比较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常常是因为伴有胆囊炎而引起的胃肠道不舒服。所以,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是没有症状的,都是在体检的时候无意中发现。
03:05
胆囊息肉预后如何
胆囊息肉根据它的大小不一样,治疗方法不一样,预后也是不一样的。极个别的胆囊息肉超过一公分,生长比较快,或者在超声检查时血流比较丰富,有恶变的风险,需要手术来切除。最好做完整的胆囊和息肉的切除,把胆囊切除以后息肉没有生存的根本,能够得到彻底的治愈。如果息肉比较小比较多,可以继续观察,口服熊去氧胆酸,急性炎症的患者可以加一点消炎利胆片,减轻胆囊息肉的症状,需要长期随访,每半年或者每三个月需要超声来看看这息肉有没有继续长大,有没有继续变多。绝大部分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疾病,不会影响生命。
胆囊息肉有什么症状
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部疾病。当患上胆囊息肉的时候,会给患者们的身体带来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在胆囊息肉早期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没有食欲,恶心呕吐的症状。在胆囊息肉中晚期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右上腹疼痛的症状,还会引起胆囊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胆囊息肉病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还有可能与饮食,生活方式,胆固醇摄入过多,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分类分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炎症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及结石症有关,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但随着近年来在饮食方面过多的使用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使得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常见原因考虑以下几种:一、饮食,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壁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二、生活方式,患者要克服平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酗酒、抽烟等,要坚持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取山楂、菊花等做成药茶经常饮用,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三、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所以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四、胆囊息肉还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
语音时长 02:11

2019-04-29

54982次收听

03:07
胆囊息肉症状
胆囊息肉症状有吃饭后上腹胀痛、隐痛或不规律性右上腹不适。经常呕吐、胃部不适,剑突下疼痛。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结晶贴附在胆囊壁上。胆囊息肉是多发性的。合并有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吃饭后上腹胀痛、隐痛或不规律性右上腹不适。有的病人不觉得疼,会经常呕吐,右肩背部的放射性疼痛。表现为胃部不适,剑突下疼痛。
胆囊息肉有哪些手术方法
胆囊息肉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开展的手术有几种。第一个胆囊息肉是需要做胆囊切除术,这是最多见的手术,这个手术的适应症和息肉的大小有关系,只要超过一公分的息肉或者息肉生长速度比较快的话才建议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手术,在国内好多医院也开展了腹腔镜下保胆取息肉术,这种手术的方式在临床里面,效果褒贬不一,需要进一步研究。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14

51788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引起的
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生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不吃早餐、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有关系。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固醇的结晶,因为胆汁里面含有胆固醇、胆酸和胆盐,这三种物质的比例失调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沉积,就是常见的胆固醇的沉积。胆固醇沉积一种是绝对值升高,也就是它的浓度过大导致的沉积。还有一种是三种物质的比例失调导致的沉积。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因为胆汁是从肝脏分泌,由胆囊进行储存和浓缩。经过一夜的时间后,胆囊里面实际上储存了大量胆汁,而且已经经过浓缩。如果不吃早餐,胆汁在胆囊停留的时间又多出四五个小时,所以这部分人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本身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还有少部分病人是真正的胆囊息肉,这种息肉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病理过程,和饮食并没有什么关系。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07

5669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