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部毛囊炎怎么治疗
外阴部毛囊炎可通过保持清洁、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外阴部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堵塞、免疫力低下、局部摩擦刺激、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勤换洗。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减少汗液和分泌物堆积。避免抓挠或挤压患处,防止感染扩散。若出现脓疱可轻柔擦拭,但不要自行挑破。
2、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涂抹患处。合并真菌感染时可联用酮康唑乳膏。瘙痒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涂药物后避免立即穿紧身衣物。若用药后出现皮肤灼热感或红肿加重需及时停用。
3、口服药物
感染较重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反复发作者可服用转移因子胶囊调节免疫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糖尿病患者需同时控制血糖。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适用于顽固性病灶。红外线照射能改善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化脓性病灶需由医生进行无菌引流,避免自行处理。治疗期间仍须配合药物使用,并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5、手术治疗
形成脓肿且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行切开引流术。术后每日换药至创面愈合。瘢痕体质者可能需配合瘢痕软化针治疗。慢性复发性毛囊炎可考虑激光脱毛减少复发。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监测体温变化。
日常应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材质内衣,减少局部摩擦刺激。饮食上限制辛辣食物及高糖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游泳或泡温泉后及时清洁外阴,经期勤换卫生巾。若出现发热或淋巴结肿大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