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有什么症状
砷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黏膜损害、神经系统异常和心血管系统异常。砷中毒可能由职业暴露、环境污染、误服含砷药物或食物等因素引起,需根据接触剂量和时长分为急性与慢性中毒。
1、消化系统症状
急性砷中毒早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带有血丝或胆汁样物质。随后出现剧烈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呈持续性绞痛。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严重者可出现血便。慢性砷中毒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肝区疼痛等症状,长期接触可导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2、皮肤黏膜损害
皮肤接触砷化物后可出现红斑、水疱或溃疡。慢性砷中毒特征性表现为掌跖角化过度,皮肤出现雨滴样色素沉着与色素脱失斑。指甲可能出现白色横纹。口腔黏膜可能出现溃疡、牙龈出血,严重者出现咽喉水肿。长期接触可导致皮肤鳞状细胞癌或鲍温病。
3、神经系统异常
急性中毒者可出现头痛眩晕、烦躁不安,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四肢远端感觉异常,如手套袜套样麻木、刺痛或灼烧感。慢性中毒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部分患者发展为周围神经病,出现肌无力或肌肉萎缩。
4、心血管系统异常
急性中毒可导致心肌损害,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T波改变。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慢性中毒可能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雷诺现象或肢体末梢坏疽。长期低剂量接触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相关。
5、其他系统症状
呼吸系统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吸入高浓度砷化氢可致急性肺水肿。泌尿系统可见蛋白尿、血尿,严重者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部分慢性中毒患者出现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损害。
怀疑砷中毒时应立即脱离接触源,急性中毒者需尽快洗胃并使用二巯丙磺酸钠注射液等解毒剂。慢性中毒患者应定期监测尿砷含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促进砷排泄。日常生活中避免饮用高砷地下水,接触含砷物质时做好防护措施。出现不明原因皮肤改变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砷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