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怎么检查
颈椎病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试验等方式诊断。颈椎病可能与长期劳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肩痛、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判断颈椎棘突有无压痛,观察颈部活动度是否受限。常用旋颈试验诱发头晕症状,臂丛牵拉试验检查神经根受压情况。体格检查可初步评估颈椎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
2、影像学检查
X线片能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或椎间隙狭窄。CT可清晰观察骨性结构异常如椎管狭窄,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明确椎间盘突出程度及脊髓受压情况。动态位X线片有助于诊断颈椎不稳。
3、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鉴别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周围神经病变。体感诱发电位能评估脊髓传导功能,H反射检测常用于判断颈髓病变。这些检查对神经损伤定位有重要价值。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检测可排除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导致的颈痛。脑脊液检查适用于疑似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颅内压异常者。实验室指标异常时需考虑其他系统性疾病可能。
5、特殊试验
椎动脉扭曲试验通过旋转头部观察是否诱发眩晕,用于评估椎动脉供血情况。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受压,霍夫曼征阳性可能反映脊髓锥体束损伤。这些试验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确诊颈椎病后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颈部保暖防寒。急性期可短期佩戴颈托制动,慢性期建议进行颈椎操等康复训练。若出现行走不稳、持物困难等脊髓压迫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戒烟以减少椎动脉痉挛风险。




